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
 長的短的急的淡的輕的紅的閃耀的
  驚喜的銀光乍現
 眼角外的逆向的遲鈍的為我演出的
  滿滿的一瞬之間




想起在松代清水小學校前的地上,我跟水谷就直接躺在柏油,那裡滿天星斗,倏地驚喜地展開一瞬純粹的神秘的話語般的銀色光亮。
想起在透天屋頂的混細紗地上,我與弟弟就直接仰在那裡,深沈的清澈的透明黑藍的夜空,冰冷清晰的空氣與俐落明亮的星。

而銀鍊般的從天空落下、消失、再出現,長長的相間是次次的愉悅

純真的快樂

純粹的脫離人間

乾淨的自我釋放與觀看

無慮的放心思考

想起牛頓說像海灘邊玩耍的男孩,偶然間發現一顆圓石頭、漂亮貝殼便覺愉快,
但未被發掘的美麗貝殼與石頭,多如眼前浩瀚的海。

真理之海




面向雙子星座那僅存的半片天空
一扇解都市禁錮救贖的窗
一條從人造冷酷通往性靈的密道

與星與睡城清澈溝通,
銀瞬作為回應與情鉤

拋開逼破話語的生態
如果可以沒有金錢
就像海盜當初來到台灣耕墾開拓
夜夜與星月對話
夜夜透過宇宙星空的距離眺瞰自己
我想回到純粹的自然對話
如果可以不投入那場場又一場的競爭遊戲
如我能自給自足
圍繞在山林的自然環境中
沒幾個月仍是會膩吧
如同海明威的話,但那是在一個戰爭時代對人的渴見與需要
我不可以見到太多人 但又不能太沒人

這就是真理的過程吧
每個人有各種各樣的辯證過程
對我而言活下去就是一場探究真實理論的方法
活下去看到的就是每一場真實的理論的實踐
即使雖然矛盾糾結碰撞這是每一個人的生存狀態
沒有一場永遠的順利到底的自我詐欺不願證實

永恆
星空的喻示便是永恆(然後被拿去賣鑽石)
永恆沒有經過怎能證成
who knows
星空上的外星人看我們的美學必定會莫名其妙
看到我們追求的道德 追求的正義 追求的美 追求的性
火箭上看地球裡的時間也是慢的
地球上看火箭裡的時間也是慢的
我看星空是永恆的
星球看我這個小光發射到彼端也是永恆的
我這邊不是永恆的
那端星那邊呢?

這個從地球誕生前就一直看著的光
唯一看透真實與真理的神聖
神啊
至少還有祢(無論是創造或者被創造)
祢的存在便是教諭
祢的存在保留那塊眺望星空的丘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以前拿著吉他聽著搖滾樂
幻想我們一定長上去之後世界一定會不一樣
可是好像只有越來越糟
因為平庸之惡。大家都要爭口飯吃。
是青少年的我們太年輕嗎?
還是年紀大之後都要能夠不這麼天真

總是會選擇最難走的那條路

(這個版本畫質較好些 http://sigur-ros.co.uk/valtari/videos/mitchell-dash/ )


而我也習慣定期的用無奈,用無奈當作藉口讓自己更深深陷入無奈無可自拔。

不過我還是相信,我們會變好的。因為這會是一個陰性的轉向開始。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反省一個不愛下鄉的理由(可能也是藉口)

我總覺得那更是一雙都市中心主義的東西在背後操縱。
都市人才會覺得下鄉很有意義很有趣。
而生長在東勢這個半個鄉下的地方,小時候家長老師學校到整個環境都讓我感覺到「要出去」、「趕快出去」的慾望
比起其他農業鄉鎮,我們並不是很窮的鄉鎮,水果產業讓地區小有富庶,很多農夫其實默默的情況都不錯。
會留在家鄉,或者回鄉的人只有不能離開的人(被家庭/人/被工作綁住、剛好有工作、不想離開熟悉的地方)。但這不會說,說了沒口德,但我心裡總有這樣的感覺,你也可以說是偏見。
返鄉的人大多是台大那種在都市也混夠了學到夠多了要從地方開始的人。我也很敬佩很佩服,但這不是我想要的。

移動需要勇氣。這個勇氣跟你們下鄉的意義是一樣的。
移動,才能看到自己。離開小地方,才知道人可以多麼廣泛思考可以更自由。(拜託在農村哪有什麼可以需要叫做「小地方」的商店,那是因為你們夠大,小才有小得有價值)
縱使每個人性格不同,但長在同一塊地方,我們總有某種相通的個性。
後小路到印尼「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人可以吃那麼辣的食物」。移動與回家鄉衣錦還鄉,對一直待在原處的人似乎有點不公平,也更不在意於地方的身體感觸,也對因為喜歡原本的地方而選擇居住的人不公平。而外界有更多吸引力的時候,何不?
那是因為都市人,台北的現代性,讓你們失了歸屬的自在,才會回到情感聯結深的鄉下索取遺失的舊望。那你何不回去自己的地方,讓自己的地方有深深的連 結?但我會自私的希望不要,台北就是因為很多地方連結不夠深,才不容易排外。相信我,當我住在這個街坊鄰居都認識的地方,實在不是什麼好處。特別如果妳是 小時候成績不錯的人,大家都會看妳未來走到什麼地方。我讓自己背負了這樣的眼光,或者妄想。也因為這份妄想,誰都最好飛到美國嫁去法國最好,回來帶的洋腔 的孫子,奶奶便可以驕傲地向街坊鄰居炫耀她的國際頂級事業有成的金孫。

這樣說來,我是不是正是為了這個情感,才在外地努力到現在的呢?有沒有一點也是要逃離那個喘不過氣來的保守家庭、保守鄉下的思想?

那麼,為什麼不願下鄉的藉口或許就可以很清楚了,我始終不願,與太多單純是情感上的人的連結,而且他是一個會幫助妳也會監視妳的鄰居。我始終想逃離的慾望還沒有結束。我還走在那個時間裡。如果要我下鄉,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心理欄溝要跨越。

於是,那些又怎樣呢?回到地面是你們那種都市人才會嚷的話。或者被都市觀點徹底滲透的鄉下人才會做的事。
如果這其中沒有利益,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你如此媚俗?

這種媚俗反而更加速了台灣的弱化,不管作品或者經濟。如果你們要回到一個不曾現代過的傳統生活。
別傻了,那才是真正的都市主義。
我只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除非被經濟所逼,被金錢所誘/囿。或者就是時候到了。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反對民主可以嗎

為什麼總只能選擇對立與批鬥。
從權政到自由的品格,透露著醜陋的自私。
眾藝員激情而用力的表現對政治的參與想象,一個文革時期的批鬥大會,用民主包裝的。

我想起她為什麼只認自己是國際藝術家,而非台灣藝術家的心情。
我想起他寫了篇文章名稱是批評是為了創造。
我想起她在犯錯後罵我為什麼都不替別人著想。
我想起Nemo說Popper(?筆記找不到)深受群眾口舌之苦,倡議民主需建立在人的基礎素養。
我想起小時候從電視上看到立法院在打架的失落。

我相信這些仗義執正臉通紅的眾議員們真心在爭民主爭公平爭(但肯定不是爭自由)
不是在爭一個當下的其他,生存競爭或失敗的挫折。

我們其實讀得出這是場細緻的戲。
一場由藝術客或者藝術家,還有更多的藝術政治客聚在一起演的媚俗或媚抗爭匱乏Kitsch戲。

我想離開 這個小到轉個身都會踩到人的生態,但我得先需要擁有離開的能力。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如果如果
他們都能寫都能看出政治的深淵複雜都能閱讀新形態藝術的價值

我是如此那麼容易被取代
我不做還有很多人在做
我在藝術學院的勉強することと研讀
花了三年半的時間
我沒有比台大的學生清大的學生交大的學生央大的其他科系的學生還要強
我懂得理論也就那點皮毛
要比專業釐清脈絡還是很長遠的一段路

有人需要我嗎
這樣子的存在有人需要我自以為專長但其實大家都會的能力嗎
負けた
負け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Anthropologists! Anthropologists! "

「人類學家!人類學家來了!」
(土著們把現代家具藏起來)






[節錄] 谁杀死了后现代主义?

作者:薛巍
取自 http://www.lifeweek.com.cn/2011/0927/35078.shtml



由此单一、核心的世界观——占主导地位的叙事,用学术术语来说即元叙事——消失了。没有什么单一叙事、占优势地位的立场,没有凌驾于其他体系或理论之上的系统和理论。因此,所有的叙事共同存在,没有哪一个占主导地位。这种叙事的并排便是后现代主义的本质。
“我被建构,因此我在。”

它跟其他伟大的思想和运动一起,进入了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的调色板。“就像我们都有些现代主义,有些浪漫主义,我们将永远都是后现代主义的孩子。”所有这些运动都会影响我们的想象,影响我们讨论、创作和互动的方式。但后现代主义逐渐变成了我们只是可能会使用的一种颜色。或者说又一种工具。因为我们都已经变得能够安心地持有两种不相容的思想,没有哪种意义系统可以垄断真理,但我们仍必须通过我们选定的意义系统来获得意义。后现代虽然仍很激进,但已经没那么强大了。我们学会与它共处了。



后现代的悖论变得越来越严重。后现代主义的反讽策略是对西方资本主义霸权最好的挑战。但慢慢地它制造出一个困难,由于后现代主义攻击一切,人们的困惑和不安情绪越来越严重。文化领域普遍缺乏对原则、技巧和审美标准的信心,很少有人觉得自己能够、有理由去区别或认出次品。因为缺乏审美标准,根据作品产生的利润判断其价值变得越来越有用。

悖论的是,文学受到了威胁,首先是由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信条,其次是由于这一信条意外的结果——市场的霸权。艺术上的成功变得越来越只跟钱有关,艺术家们也开始这样判断他们自己的成功。悖论是:通过去除一切标准,我们只剩下了市场标准。这跟后现代主义原先的目标完全相反。

在政治和哲学上也存在类似的悖论。如果我们剥除所有立场的优势,我们就不能维护任何立场,因此也就不能参与到社会和集体中去,因此好斗的后现代主义在现实世界变成了没有生气的保守主义。

人们开始赞赏一丝不苟,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让我们称它为本真主义的时代。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節錄) 以愛之名:藝術家與大眾的羅曼死 II──現代總體主義的文化心臟病

 http://etat-heath.blogspot.tw/2012/09/ii.html

(作者:吳宜樺)



這個非常沒有自信感的「合群訓練」也充分地反應在亞洲人所謂「國際文化觀」上,所謂亞洲文化的「現代性」的追求,即是建立在歐美文化體制形式的模倣上。但是囫圇吞棗、東施效顰擬仿而來的「現代總體主義」體制‭(modernitarisme)‬成就了人跡踏乏、空蕩蕩的美術館場景,雖然美術館的門總是低價地為大眾開放,藝術家也以公共藝術的名義,上街頭去展示作品,甚至下鄉與社區民眾創作,但是這種降落傘式的「感性分享」,實際上只是某種代議形式的文化民主,觀眾並無法像娛樂、遊戲活動般地參與一個由他自己來定義、選擇的藝術,因為專家已經替觀眾決定了什麼是藝術品,使得這個參與過程違背了實踐美學的真實條件。換句話說,對觀眾造成心理距離感的不只是沈重的機構頭銜與它場面創置的權威感,更是被體制剝奪的主動性空間,而這道心理門檻,就像是大眾對這種後殖民特質的美學獨裁所進行的沈默報復。

(節錄)在北緯77°—80°失去座標


http://artobserverfield.com.tw/index.php/2012-06-24-08-35-08/2012-06-24-08-41-32/106-star-cluster-dialogue/259-77-80

(洪如珮)



駐村式藝術生產的反思

因無法介/進入的疏離感,反而凸顯出「駐村計畫」背後所潛藏的一些問題,當我們期待藝術家到一個全然不同的環境去創作產生某種、或有別於他在生存或他居住的城市的生產性結果,我們究竟怎麼想像「駐村」之於藝術家的意義?

多半駐村計畫最終都會透過成果展或例行的成果報告,來證明或展示某些生產,然而這些生產卻又必需回歸到某種形式化的東西,來證明這個生產是存在的/有效的。如果這種因感受到被拒絕而產生出一種抗拒的心理狀態,究竟符不符合人民納稅讓政府舉投注資源,提供給藝術家到世界各地去體驗人生,或從事文化交換、推廣等生產行為的期待?

藉由《我去了北極—鄧兆旻個展》的訪談機會,再次引領我們進入藝術家對於生產行為的思考,當他試著去理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這個地方不需要我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的時候,我也思考著對藝術家而言,當世界與我無關時,我要如何再生產?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節錄] 共產主義已失敗了

(記者江靜玲專訪)

專訪史學大師艾瑞克霍布斯邦:共產主義已失敗了 



問:「全球化」已經成為各方熱烈討論的話題。您認為,全球化對一
般人的意義是什麼,全球化又會將我們帶到什麼地方呢?

  全球化影響有矛盾

  答:這得看是什麼地方的什麼一般大眾了。我想,可以由兩個方向來
看這個問題。其一,全球化已經展開,而且無法終止。其次,則應考慮掌
控全球化的方法,包括政府和其他主導力量在內。全球化是視整個地球為
一個聯盟,但無論如何,政治是沒有全球化這回事的,政治仍應由不同的
政府分別統合運作。由這個角度而言,全球化本身是存有矛盾的。另外一
個例子是,全球化要求市場自由化、產品生產自由化,但實際上,過去三
十年來,在全球化下的自由化運動,就是沒有勞工自由化存在,為什麼?
因為這是各個國家政府政策,絕大部分的國家都不希望面對不可掌握的移
民政策,這足以証明,政府仍在背後掌控某些事件或議題,所以說,全球
化是可以控制的。至於全球化對一般大眾的影響,理想上,依其理論應該
是正面性的,因為全球化是讓全球經濟成長,一般人可以過更富裕的生活


  但是,要知道,世界上對富裕這件事從來就沒有平等過。全球化反而
增加了不同區域間的貧富差距。我們知道,十九世紀中期全球化展開以來
,開發國家或者工業國家經濟成長快速,全球貧窮和富裕的差別愈來愈大
,這個情形到一九五○年後,更令人覺得無法思議。歷史學家看十九世紀
到二十世紀末人類貧富變化和差別,都覺得太戲劇化了。的確,全球化改
變了人類的生活,世界上最長的距離,在飛航時刻上,是以小時計算﹔世
界上最遠距離的對話,在電話帳單上,是以分鐘計算﹔而書寫對話,在電
子郵件上,則是以秒計。可是,切記,這些都只是部分人所擁有的經驗而
已。因為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沒有電話,百分之九十的人沒有使用過電子
郵件。所以說,在全球化下,這些「可以」和「不可以」做什麼,在一般
人間的差別是很大、很大的。因此,全球化的真正影響也難有單一定論。

  我們只能說,全球化當然會使整個世界的富裕,但在全球化的過程中
,已經對人類的自然環境造成失序問題。如今,這個問題已經達到嚴重的
關鍵點。回歸到問題癥結,我認為,仍在全球化和政治間。全球化下所有
事務都要求一個全球化的解決方法,但卻沒有任何一個公正的「全球」權
力或機構存在,以裁奪或處理這些問題。

  問:那麼全球化到底對現存的國際社會階級制度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長期而言,人類是否可期待一個更公平、更具正義的社會,抑或恰相反?

  國家型態不會消失

  答:基本關鍵還是我剛才說到的,就是在全球化下沒有一個「全球化
」的權力機構。現存可以解決問題的機構,只是「國際組織」,而非「全
球化組織」。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可以透過美國、歐盟、中國、日本、
印度等國家組織一起討論,協商出一種新的力量,建立一個適用於全球的
全新規則。但事實上,這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別說全球化權力機構了,我
們只要看一看現今存在的國際化組織,以聯合國為例,連介入東帝汶紛爭
的能力都沒有,其他像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在運作上也得端視主要
會員國,尤其是美國的善意行事,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全球化在政治
上絕對是有限的,在某些問題和議題上,全球化更是不能強求或強行加諸
的。由此看來,全球化的公平理想是受限的。

  問:許多人認為「地球村」意味傳統的主權國家概念在未來將會逐漸
消逝,同時戰爭的型態也將變得更狡獪?

  答:「地球村」在某種情況下是存在的,例如文化語言或某些專業工
作中。但是,我相信,國家的型態是不會因此消失的。要知道,長期以來
,不論在什麼情況下,衝突和合作一直是並存的,在這之間則是全球化的
資訊和經濟做為溝通橋梁貫穿於各個不同國家或政體的邊界。這是一個串
連的概念,不是一個消失的想法。有人或許希望依夢想建筑一個沒有主權
國家的世界,但在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的。即使今天有許多的小國,包括
一些所謂的有實無名的(de facto)國家,只有國際經濟貿易合作作用和
關系的存在,但對現存二十五個到三十個這種型態的國家和五千萬居民,
外界是無法用金錢購買他們的。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川俣正 インタビュー

解体する作品、構築する経験
インタビュー/アンドリュー・マークル
http://www.art-it.asia/u/admin_ed_feature/glSN6UEnrDKJCfXt3ue0/?lang=ja


ART iT 町おこしという概念についてはどう考えていますか。

TK 町おこしという言葉は嫌いですね。そういうつもりでやっている気はまったくありませんし、そんなに簡単に町おこしが出来るわけがない。町おこしのための町おこしが、結果としてまったく町おこしになっていないという例をいくつも見ています。結局は、人がどうやって繋がっていくのかということでしかないのに、経済などの観点からいろいろなイベントを組んでも、一過性のアイディアでは将来に繋がらないです。もう少し長いスパンで付き合っていかなければ、イベントで人を呼んで町が起こるというのはありえないと身にしみて感じています。例えば、いろんな地域で町おこしをやっていた時期がありました。けれども、もう完璧にイベント主義で、人が来て注目されれば、町が変わっていくと
言われていたにもかかわらず、それは一過性のことでした。もっと根本的なところから町や人に関わっていかないと変わらないと思いますし、経済的なものだけではなく、教育であったり、実際に住民とどのあたりまで繋がるかであったり、もっと地味な繋がり、コミュニティと接していかないとなかなか結果は出ないと思います。現在の町おこしは結果主義なんですよね、結局、結果でしか判断しない。そういうことが一番の原因だと思いますし、そのあたりに関しては否定的なところがありますね。




日本では地域おこしとか町おこしがひとつの方法論として出来てしまった結果として、すごく窮屈な感じがしています。例えば、日本で行なわれている地域での大規模なアートプロジェクトでは、コミュニティケアとか地域おこしというものが必ず付随してきて、ひとりで勝手に彫刻を作ることが許されないようなところがある。逆に言えば、そうした付随してくるものが目的となり、アートがひとつの道具として使われている。依頼が明確になることで、アーティストがその目的のために使われている。地域住民なんて関係ないというアーティストがもっと出てきてもいいはずだし、いろいろなアプローチがあっても良い。それが本来のアートの形だった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現状ではそれが逆転しているような感じがします。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成大腳踏車糾纏記

夜晚十點半抵台南至成大牽腳踏車,近日風雨把腳踏車堆吹得東倒西歪(you know,學校總是滿谷的腳踏車),但我的車車竟然屹立不搖,好生讓人開心~ 但旁邊的歪歪車,讓我無法順利牽出愛車。想要順利回宿舍,便首先要處理這台歪歪車,抬頭一看.... 這台僅是一長串醉生夢死仆倒車堆的尾巴....。

要回家,便要挽起袖子扶正這堆醉生夢死,於是我從龍頭開始著手,把第一台傾倒的bicycle拉起。


拉起這台龍頭一個瞬間,這串維持著微妙的平衡便被我破壞光光,如同海嘯,一浪骨牌波擊到更遠的另一端,我深深感受到什麼叫「牽一髮而動全身」、「一發不可收拾」... 連我的車也被這波擊中糾纏在這堆鐵架亂情中。

好無助呀,只好一台一台搬起了。

昏暗芒果樹下,本以為只是一陣風的樹影,竟然是二個背心男孩走來。他們拉出手,開始把這堆鐵東西一台一台地扶起。什麼也沒說,默默的,三兩下地這三雙手便把這長串仆街車敲回去正確位置。

兩個背心男孩有著令人舒適的身型,其中一個笑容有夠燦爛,他們回到蝴蝶旁邊繼續聊天。

我有點不好意思,上次受到幫助的記憶已是令人遺忘的程度了。彆扭了半天,抓著手套戴上口罩思肘著如何表達謝謝、可不可以乾脆當作現代公民禮貌(隨手幫人沒什麼啦)地什麼也不說地騎走....。於是我戴上了口罩,腳踩輪轉動猶豫著,那閃耀笑容的男孩已經準備好接受謝謝,他的大方讓我也做了該有的揮手點頭,說謝謝。

心想,台南其實也有令人溫暖的路人。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扁平的時代/ 猥褻的革命


其實我覺得這篇有寫到幾個很重要的關鍵,他談到以目前的台灣現況來看,所謂藝術行動 / 左派運動最終指向的其實只是各自的利益算計,如果不是的話又或者只剩虛無。只是陳老師寫得蠻隱晦的,或許只有圈內人可以讀得出來,或許是為了避免發生恐怖的明刀暗箭吧。






扁平的時代/ 猥褻的革命  讀高俊宏文章後的一些想法


文│陳泓易



落差與扁平



落差造成動能,這是物理學原理、物體間在萬有引力之下維持平衡。在平衡崩解時,不對稱的動能促使物體產生運動,動能為力量在空間中的效應呈現,功為動能的量變化,它也是經濟學原理。儘管凱因斯學派(keynesian school)與貨幣學派(monetarists)抱持不同看法,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認為在這個奇怪的世界中,需求與供給不一定會平衡;貨幣學派則偏好自由放任政策,當貨幣的流動性不足,中央銀行便思考著如何增加流動性,生產貨幣意義不大,讓貨幣流通才能產生價值。比如央行印製大量貨幣,市場就會因為失衡而產生動能。

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在詮釋「美學時間」的概念時提到:「美學時間的重點不是協調,而是不協調,創作狀態中必須要有某些東西溢出原來的知覺協調狀態,而成為有某種能量或力量滿出來的不協調狀態。」(註)美學中非常重要的崇高經驗強調想像力與知性這兩種機能的關係處於某種不和諧的狀態。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認為視覺經驗所開發出來的繪畫介面是身體與世界「間距」(ecart)中的產物。因此,視覺與繪畫對梅洛龐帝而言變成某種弔詭的間距,一種偏離式的存有學。

崇高經驗的美學論證或者奇觀(spectacle)的美學詮釋同樣都需要這樣的「間距」來形塑內涵。美學經驗或者藝術感知經常就是需要某種與理性不合諧的特殊神經質與不可預期來引發美感。特別是在美學現代性之中,美感經驗已經與理性合諧,對稱秩序等古典主義概念偏離。

然而當代哲學家羅獨秀(Alain Brossat)卻對文化在當代文本中的境遇提出了一個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太多的文化最終貶值了所有的文化。」羅獨秀指出1980 年代以來的新興文化民主化運動,在後期資本主義的推波助瀾之下,由大量的藝術節開始,加上1990 年代雙年展與藝術博覽會的蓬勃發展讓文化更進一步向大賣場式消費靠攏。各國政府創造一種無限量供給的文化產出模式,一種「吃到飽」的文化消費經驗。無所不在的文化形成某種文化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無止息上升的文化泡沫。

如果說大量印製貨幣會產生循環式的金融泡沫危機,過量的文化生產到最後是不是也會產生文化危機?這已經不再是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阿多諾(Theodor Wistuqrund Adorno)所批判的那一個文化工業,藝術不再是俗世生命的救贖,而是失去能動性的傳統政治的一種利用文化所進行的救贖。就如同傅柯(Michel Foucault)所說的,國家機器先是用威權宰制你,進而到用健康醫療,社會保險或者治安來管理你。在文化過度產出的今天不是公部門進行文化管理,而是政府利用文化來對社會進行治理。

問題是,當文化變得無所不在,文化同時也變得扁平。是的,扁平!在新自由主義與全球化的浪潮下,經濟社會與工業生產也跟著民主化。也就是說,技術民主化、平台化、模組化,降低了技術的門檻,消弭了技術的壁壘,這也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的命題,他認為今天已經「世界是平的」了。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則提到另一種扁平,一種不再想要縱深的時代的超級扁平(superflat)。但倘若文化泡沫的結果造成一種反向命題,讓部分集合(subset)被誤認為是全集合(universal set)或是等集合(equal sets)其結果只是讓文本的本質因而意義消弭。

總是溢價太多而藝術太少,
計畫太多而泡沫太早

台灣由於長期以來政治定位曖昧不明,在位政權經常企圖以最短時間擷取最大利益,這種情況形塑某種台灣當今的文化性格,也造成90 ﹪以上的中小企業撐住我們經濟主體的結構,靈活,彈性與韌性是中小企業的特質。然而見風轉舵、不做長期規劃的淺盤短線也是它存活下去的不得不然。這樣的特質表現在文化施政上就會出現盲點。一個提案若是年底沒有業績,明年就沒有經費。新官上任若沒有新氣象,新口號,就感覺好像沒業績!於是我們一直在趕業績,短線而且淺盤的業績,也一直在提出口號,前一個計畫尚未完成,新的計畫已經出爐;前一個口號言猶在耳,新的口號已經響徹雲霄了。這樣的操作模式於是產生了讓我們詬病的許多後遺症。

於是我們都還沒有完整的古蹟區,就開始規劃藝文特區。或者藝術特區剛要開始,已經迫不及待要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新的計畫當然期待是新的思維,也代表新的機會,也令人充滿期待。但先前計畫經常就這樣不了了之。藝文特區是某種尋找「左岸」(rive gauche)的任務,左岸主要是泛指某種產生文化新動能的場所。它經常是流動性的,是以某種反主流文化的激進與反叛創造了城市的文化活力。事實上類似彩虹社區,溫羅汀或者富錦街這樣的聚落也是非常迷人的,但是當我們看到首爾的仁寺洞或者東京的中城(Midtown)時又覺得似乎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於是華山與寶藏岩又充滿了想像空間;但由於土地取得的困難,所以文創法概念下我們又靈活而且很有彈性的創造「群聚效應」策略。

「群聚效應」是台灣產業進化的一種分工機制。我們不是大財團上下游整合完整,只好靠彼此分工合作的方法,群聚在一起互助互補,創造更大的整合性投資報酬效應。我們把這樣的產業成功經驗複製到文化創意產業來。我們充分發揮了中小企業的彈性與韌性特質。然而華山、寶藏岩與仁寺洞、東京中城相比,我們又更像中小企業了。而文化的群聚園區卻過度傾向的以其量化的經濟產出來計算預期成績,做為成功或失敗的業績依據,藝術園區因而背負強大的經濟業績壓力。當然,文化可以是經濟,但不能讓文化就等於是經濟。

30 年前台灣只有四座博物館,今天有超過400 座各類型的美術館與博物館(以及文化館或者whatever)。由於管理業務加重實際執行的困難,政府因而以促參法與行政法人化概念引進民間資源。於是公共工程有BOT,美術館或者文化局大量業務外包,然而外包也讓美術館變成「美術館是平的」了。外包除了業務由民間專業彌補編制人力的不足,又可以引進資金,解決預算不足無法承接大型展覽的問題,然而外包廠商在商言商,不是以服務為目的而是以營利為目的,於是另人詬病的特展就這麼出現了。為了解決太多業務的行政困境,於是我們設立了促參法,但為了避免公部門與私人企業在互動時產生弊端,於是又設立了採購法。促參法希望民間資金人才參與建設開發與管理經營,期望企業將公部門視為夥伴關係,採購法避免公務員圖利的基本精神某種程度就變成防賊法,公部門與私人企業又變

成不信任關係。結果愈做愈錯,要不就是負責部門為避免動則得咎乾脆少做少錯。

30 年前台灣只有兩個美術系,今天超過30 個藝術相關科系。結果是台灣的諸多博物館與藝術科系製造了更多的個人的與集體的文化焦慮與藝術憤怒。想當藝術家的學生經常很焦慮。首先他好像有一直讀不完的書或者學位,接著他似乎得得到什麼大獎,否則好像就很難在這個領域更上層樓,而且,如果沒有像樣的個展成績,就沒有畫廊簽約。於是大家不停地參展,就像畢業生不停地投履歷,永遠疲於奔命,不停的橫向串聯。於是聯展愈來愈多多,可辨識的藝術家卻愈來愈少。代表集體的公部門也好,象徵個人的藝術家也好,於是大家都成為這個文化「量化寬鬆」的泡沫下的受害者!

淺盤的忿怒/ 猥褻的革命

今年以來的世界發生了兩次革命,茉莉花革命與金融危機(也是一種革命)。當茉莉花革命還在中東與北非蔓延時,全球自以為正義的西方媒體異口同聲高喊社群網站聯結年輕人,終於推翻專制的獨裁者。這個革命背後是一個媒體革命,從臉書到維基解密(Wikileak),世界只是變得更加扁平,許多過去革命難以動搖的門檻消失了。但同樣的,這樣的西方媒體政治正確說法很快就瓦解了。特別是當社群網站也促動了英國倫敦的憤青進行暴動,這一次在茉莉花革命中的所有媒體詮釋即刻失效。於是媒體更新它的說法:「感覺發展機會被剝奪,前途無亮的憤青,透過社群網站串聯,攜手對抗國家機器,才是問題所在。」(《聯合報》, 8 月10 日A5)但媒體還是強調倫敦暴動與「阿拉伯之春」不同,企圖以此差異自我正當化。認為阿拉伯之春讓國家更民主,是正向發展,卻是某種短暫的無政府安那其(Anarchie)。

然而較持平的看法是:「放眼全球,金融危機恐怕會讓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看得到機會,卻無法達成,搞不好會讓他們對未來徹底絕望。」(《聯合報》, 8 月10 日A5)在這一點上,倫敦的茉莉與阿拉伯世界並無二致,或者拿來解釋台灣可能也一樣貼切。當然,這一個革命事實上包裹在另一個更巨大的漩渦裡,那就是2008 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今天幾乎所有的新興國家一致指摘美國量化寬鬆的罪狀,認為美國本位而且自私地將自己的國內經濟危機藉由強勢美元擴散到世界,讓全世界引發輸入式通貨膨漲而造成動盪,等於是以鄰為壑,借貸消費,不事生產,寅食卯糧,終致經濟泡沫不可收拾,害己誤人。然而,今天這些義正嚴詞的新興國家,不正是藉由美國的超強消費力而新興起來,難道不是仰賴不對稱壓低貨幣利率,換取經濟猛進的契機。如果美國有罪,這些自稱的受害者難道不同時也是最大獲利者以及共犯結構的同謀?

如果我們以這個更大的漩渦來理解茉莉花革命,我們很快發現事實上重點不是集權暴政,也不是政權貪污。而是國際貿易的匯率不對稱,剝奪了匯率弱勢國家勞工的工作機會。國際熱錢氾濫,利用金融衍生商品的高度槓桿效應,炒作國際糧食期貨價格,造成的第三世界國家無法解決的失業以及各種原物料、汽油、不動產,乃至糧食價格因輸入性通貨膨脹引發的價格飆升,讓一般人生活無以為繼只好走上街頭的後果。英國自認為他的知識經濟革命與金融服務業能夠免於災難。然而財富分配不均加上嚴重的移民問題,特別是移民社群的經濟落差與宗教差異問題最終還是擦槍走火。

台灣1990 年代的革命主要是一個熱情的世代遭逢了革命發生的充要條件與動能。這一個革命徹底改變了台灣的文化體質。然而今天的命題已經改變,問題意識的詮釋也漸漸不同。今天可能比較是財富分配不均與機會漸漸匱乏的問題。今天的革命熱情或許需要一個更適合於今天的抗爭實踐形式,我們的政府也努力不懈地一直進行革命,不是嗎?教改,經改,政改乃至司法改革,什麼時候不改革了!重點不是改革,而是說出要改革!高舉改革的口號永遠政治正確。

真要去實踐改革,在扁平的世界裡,這永遠是不符合投資報酬的魯莽與不智,而今天指摘要求改革的又經常是既得利益卻嫌不足的共犯投機者。扁平的世界,讓知識(或者進入世界)的門檻降低。沒出路的世界強迫青少年早熟。然而一味緬懷過去也暴露出某些既得利益者內心中與現實脫節的天真。於是大家走上街頭抗議,抗議或者革命代表反主流,代表激進,代表反叛,它當然是一種珍貴的藝術精神。然而今天的示威抗議彷彿是一場1990 年代失落者的某種「追憶逝水年華」,野百合運動是一場充滿狂喜的時代轟趴,而今它變成比較是一種鄉愁,一種炫燿過往的勳章,或者僅僅是像要捕捉回憶青春最後的一抹光采,也或許是年輕世代急欲被認同的一種成年禮。

抗爭或者革命一直有某些基本的原型與條件,從法國大革命到20 世紀的1960 年代的革命更是有相同的影子。歐洲的六八學運,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或者之後美國的反戰與嬉皮運動,倘若從社會結構來看都某種程度與嬰兒潮的社會資源爭取有極大關係。儘管他們抗爭的對象嚴格說來並沒有嚴重的惡行以至於非得下台不可。路易十六無罪,戴高樂無罪,那要抗爭什麼呢!?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當時一部回響廣大的電影《養子不教誰知過》(Rebel without a cause !)做了最好的說明。這是一個沒有藉口的造反,一個沒有理由的革命。或者說理由產生在另一個層次(dimension)與結構之中,因為它在人口結構上有嬰兒潮的優勢,在文化上生產上有爆發性的落差動能。而這也造成藝術史上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對歐洲超現實主義的革命,或者思想史上結構主義與解構運動對柏格森(Henri Bergson)思想的重新辨證。

如果1960 年代的革命是有條件沒藉口, 1990 年代台灣的叛逆是有機會有理由,那麼2000 年以至於今,則是藉口理由很多,但是條件已經不屬於這一波的憤青了。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今天像這樣的抗爭,只具備了革命的充分而非必要條件。又或許,扁平的年代已經無法有崇高的革命了。台灣1970 與1980年代的本土化運動、1990 年代的野百合運動過程中,台灣的當代藝術也就從抽象到裝置,從行為到錄像,接著從關係美學到藝術介入社區(或者,從民歌到羅大佑,從伍佰變成了五月天)。而今天七年級生或者所謂的「80 後」就有點尷尬與寂寞了。又或者,更虛無了!

這是結構問題,這一代的忿怒青年,首先在人口參數上是弱勢的一群,而扁平的社會結構又讓他們不具備流動性的優勢,在社會抗爭的平台上,他們完全沒有制高點。許多抗爭,從樂生到北美館事件。體制外的革命者又經常需要體制內的某些資源挹注,否則難以成事。而在此情況之下體制內外交相賊而動機各異。結果就是各懷鬼胎的一場「猥褻的革命」。倘若重點不在革命的成功,而在革命的周邊效益計算,我們的社會這樣的虛耗式鬥爭戲碼,難道不是早就已經令人厭煩!反主流激進叛逆的革命總是令人欽佩。然而其有效性也是必須思考的。最可惜是因為本位主義的無限上綱或者策略與形式的不合時宜,而糟蹋了革命的理想與熱情。

台灣一直是一個製造業本質的國家。特別是一個中小企業為產業活動主體的國家。我們既不像英美的服務業導向,也沒有日韓的大財團企業結構。台灣並不具備相同的社會結構,當我們發現光州雙年展的預算超過台北的十倍時,我們愕然發現這是一個中小企業與世界級財團(比如三星集團)的對峙,如果沒資格說是抗爭的話。1980 年代麥當勞進軍台灣,台灣小吃產業兵敗如山倒, 30 年後,體質提升,小吃產業變成另類特色;1990 年代國際流行音樂集團進軍台灣,讓台灣原來的唱片公司哀鴻遍野非死即傷,意外的結果竟然是台灣地下音樂趁勢崛起;1990 年代台灣曾經一年只拍剩下不到20 部商業電影,我們從國際影展找機會,從藝術電影找出路,拍不起商業電影只好拍紀錄片。電影工業還是存活了下來。

「台灣強在彈性、速度快,我們在制度和彈性中找到平衡點。」(郭台銘,《今周刊》756 期,頁119。)在很多領域,台灣的許許多多產業都驗證了如此的韌性與彈性。然而當代藝術卻相對無抗壓性,它既不是製造業,也不能是代工產業(它有代工,只是沒多少訂單,也沒什麼市場),既不完全是文化創意產業,也不是完全抽象的服務業(許多時候它比較像是被服務業)。它想向哲學靠攏,以真理或者美學之名,擔心自己變得虛無,許多時候只是一群被過度保護的又自以為是的寄生蟲。

在扁平的世界裡,或者說在共時性的文本裡,差異自然凌駕落差,差異產生意義,落差產生動能。台灣不同於歐美,也不同於日韓,我們是一個以精耕細作的經營之道為主體的中小企業經濟,所塑造出來的商業文明。中小企業的特色就是個性化。今天的台灣,我們不僅僅有輸入性的失業,同時又有輸入性的通膨,如果我們尚未發生茉莉花革命,那是因為我們至少還有一點點勉強過得去的製造業基礎。然而那些茉莉花革命的國家不是也有製造業嗎!?我們的製造業有一種特質,從員工到經理,都自認為是「工人」。但為了因應知識經濟的體系與分工,每個工人都逐漸將自己訓練成某種「知識工人」(在此借用高俊宏的用詞),也就是既具備技術與認識能力,又有實踐力的工人。這是台灣製造業的特色,或許這也可以是在台灣藝術介入社會的一種可能吧。

製造業是一種具備親身經驗(embodied)的身體感生命經驗,而服務業則轉變成了抽象辯證的非親身(disembodied)生命經驗。中小企業是一種自尋出路的能耐與無奈。同時也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實作精神。或許製造業並非唯一選項或是最佳選項,你可以選擇香港或新加坡模式。不過有些時候,台灣這樣的差異還讓人覺得值得珍惜。當然,藝術的價值絕非使用與交換價值。然而它們卻是讓剩餘價值得以有價值的基礎。

本文並無意否認藝術的各種可能形式,以及任何屬於剩餘價值的價值。只是比較想要嘗試腳踏實地的回到初衷。離開那種所謂的「批判表演的假性超脫立場。」(高俊宏語)而真正地進行在地實踐。批判表演的假性超脫立場太容易泡沫化了,而在泡沫之中經常總是只有禿鷹與巨鱷獲利,也就是說假性超脫立場的批判性表演到最後是表演者背後的算計者擷取了大部分的抽象資源(文化資本),真正具體而深入的在地實踐,才有辦法將累積的資源回饋給原來抗爭訴求的受害者或者弱勢族群,這才是回歸抗爭與革命原來的本質與意義。這也是我認同高俊宏對在今天如何進行革命與抗爭的想法與策略的理由,藝術經常是用想像力重新制定遊戲規則的一種創造性過程,在結構劣勢文本扁平的今天或許更需要創造性而去本位的重新思考。

如果說1990 年代的革命是一種「full of sound and fury」(充滿聲音與憤怒,出自莎士比亞《馬克白》一劇)的革命,某些時候,某些角度,你彷彿感覺台灣藝術領域在今天的抗爭比較容易變成是一種「much ado about nothing 」(莎士比亞劇作,譯為無事生非)的劇場表演吧!

又或許你要的只是虛無!



註 龔卓軍,《身體部署》,心靈工坊出版。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林元輝〈日本阪神震災的傳播檢討〉




(本文出處:《新聞學研究》62期(2000年1月),頁183-86。)

 
日本阪神震災的傳播檢討
 

林 元 輝 **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五時四十六分,日本一向少震災的關西地區發生規模七點 二的大地震,震央在淡路島北部地下二十公里處,呈西南─東北走向,長度達四十五 公里,地面上是神戶、蘆屋、西宮等大都市,死者超過五千五百人,傷者約一萬四千 人。事後卅六萬人無家可歸,緊急設置的避難所超過一千處,頓成日本戰後最大的震 災(俗稱阪神震災),與國內此次集集大震災不相上下。以下專就災害報導方面,引他山之石,以為攻錯。



阪神大地震剛發生時,災害資訊缺乏,全日本民眾多不知其嚴重程度。 日本放送協會(NHK)與各地氣象台之間,本有特殊裝置,利用日本電信公社( NTT)線路連結,一旦發生地震,電視螢幕上會自動顯示震度,周知全國視聽大眾。 這一次京都、大阪等地的系統仍然生效,顯示震度分別是五級和四級;神戶的偵測資 訊卻遲遲未入,電台口頭播報時,只好根據神戶記者的報告,猜測為六級。(按六級 是戰後日本地震史上前此最嚴重的紀錄,也是電視台自動速報字幕系統設定的上限。 )

當時神戶的記者與大阪台控制室內通電話,就他從自己住宅所見神戶街坊的狀況 播報。他說,窗戶咯咯作響,沈重的家具都移了位,附近街坊都停電。事後日本專家 檢討新聞界幹部的研判錯得離譜,總以為不過如近年北海道的幾次同震度地震(死傷 都不過個位數,建物受損有限,未釀成災害)。

最早將阪神大地震的實際災況外傳的,是日本為數二百萬合法無線電「火腿族」 中的一員。他在交通和通訊中斷的神戶災區,利用汽車電瓶發射無線電,終於和外界 聯絡上。外界才緊急派遣一批又一批的人員趕赴災區救難。

震災發生後,地方自治機構的措施資訊完全無法傳達災民,全賴各報社隔天大量 送報到各災民避難所。震後第三天,災區恢復供電,但逃難離家的災民多沒有接收器 ,也全賴NHK和東京各民營台立即運送電視機和收音機到各避難所,才大致解決傳播 的問題。

日本大眾傳播媒體雖然在災害資訊的提供上落後,但災後卻稱職彌補了要命的資 訊空檔,直到後來地方政府和各義工團體紛紛推出宣傳刊物,復建階段傳播功能的重 心才漸漸轉移。

整體而言,此次日本大眾傳播媒體的表現,發揮了救災、安撫民心和促進復建的 效果。若分類追究,則災區當地媒體的反應廣受好評;東京、大阪等大都市媒體派出 的取材人員,受的批評較嚴厲。另,平面媒體和廣播電台的服務較受好評;電視記者 的舉止,不乏遭受指責的。

能受好評的媒體,共同特徵是在提供安危資訊和生活資訊上,都及時而切合需要 。往後於提供復建資訊方面,也明顯發揮了鼓舞激勵的效果。 所謂安危資訊,就是提供傷亡名單和代捎「平安口訊」。提供傷者名單時,並儘 可能附告收容的醫療處所。

所謂生活資訊,就是周告災民那裡有救濟物資站、災民收容所,甚至公共澡堂、 營業店舖、交通服務等。

所謂復建資訊,包括政府的應急措施、重建計畫、各種諮詢服務處、捐款帳號等 。

例如NHK和每日廣播電台災後連續四十六小時播送震災節目;NHK在半個月不到時 間內,共播報了三萬多則「平安口訊」;《每日新聞》於災後二日起,早報發行專為 災民編製的《希望新聞》二大張,晚報也推出《希望晚報》版面,並於卅餘處避難所 播映字幕,以「多媒體」方式,盡量滿足災民對各類資訊的急切需求,都極著口碑。

受到惡評的,則有下列幾種報導行為:


  • 妨礙救災─如採訪用直昇機的噪音干擾了災區聆聽聲息以救人的緊急任務;電視記 者的採訪器材妨礙了災區的搬運工作;記者搶拍傷亡鏡頭,阻擋了趕運急救的動線; 電視記者的現場轉播,只為取景角度,竟要求救災作業暫時中斷,並想支配搬運物資 的路線。
  • 利用災民而非服務災民─獵取受災鏡頭,只為滿足非災區民眾的視聽慾望,甚至還 夾有聳人聽聞以衝高收視率的商業動機,未顧慮災民的心情。也有只希望災民配合報 導企畫,無心聆聽災民心聲的。極端的一個例子,是伸麥克風到某個壓在瓦礫堆中的 災民嘴旁,希望他講話。
  • 不預做功課─行政組織、災民收容所,或義工團體等,都知道要先傳基本資料到各 大媒體,但許多媒體的採訪人員到現場,仍不斷問同樣的問題,令受訪人員不勝其擾 。
  • 專業習慣造成的偏頗─鏡頭一窩蜂擠向有六千多災民的西宮體育館等幾個特定的大 收容所,其他一千多處小收容所竟少為人知,致救災物資分配不均,大收容所物資過 剩,浪費愛心;小收容所延頸企盼,仍然救濟不足,甚至有涓滴未入的,幸賴非主流 媒體及特殊宗旨的義工團體努力,才稍得修正。

雖然有這些現象招人怨怒,倒不能即一概而論日本大眾傳播媒體的專業素養如何 如何。其實NHK還特別為震災採訪頒布「注意事項」手冊;民營各電台也發工作指示 到災區現場給採訪人員,都是要外勤記者注意言語舉止,或避免清晨深夜採訪擾人等 。也有媒體極力避免使用直升機採訪災區。都存心可感,非國內同業能望其項背。於 此該有的體悟是,存善心與全落實之間,仍會有距離,須更敏感的反省、自律和行動 ,見諸此次日本大眾傳播界所行的有:


  • 新聞協會鑑於利用直升機鳥瞰,是確定災區範圍多大的最快方式,而能確知受災規 模和範圍,才能談救災,這種事不容遲疑,所以不禁止同業災後立即利用直升機採訪 ,但約定飛行高度不得低於三百公尺,以免妨礙地面救人。
  • 廣播業者批評電視業者掌握不住彼此的角色,建議電視媒體明辨各自的特色分工, 讓前者專以災民為對象,傳播災民所需資訊;後者專以非災民為對象,滿足非災區民 眾知的慾望。
  • 平面媒體工作人員推崇NHK在不到半個月內代捎了三萬多則「平安口訊」,服務精 神感人。但也指出廣播媒體每天頂多能播送廿四小時,有其極限,所以還有二萬多件 要求無法播送;而且廣播一唸即過,無法重聽確認,也不具檢索功能,聽眾須無止境 傾聽,以免遺漏。平面媒體因為可以無限制增頁,又能保存隨時檢索重讀,既方便, 又省時,且正確,所以認為這類資訊較宜由平面媒體提供,但一般大眾平面媒體也無 法周以繼日或旬以繼周提供大量版面,最適宜提供這類資訊併及必要生活情報的,是 當地的小型平面媒體,或特殊宗旨的印刷刊物。但重災後的巨浪洶潮警報或緊急疏散 避難的呼籲等訊息,仍以電台廣播的功能最強。

日本媒體經過阪神大震災考驗,也發現了下舉幾個學理上的問題:


  • 記者到災區,看到遍地傷亡,是救人優先,還是採訪優先?
  • 新聞標榜的是最新發展,登過的稿子不重登是業界共識。但此次《希望新聞》不斷 應大量讀者詢問或要求,不得不屢次重登舊稿。媒體是該以視聽大眾的實際需求為準 ,還是以業界的傳統為準?

阪神大震災後,日本政府在傳播方面立即亡羊補牢的一道措施,是讓消防和警察 單位的無線電建立不斷電系統,並鼓勵民間「火腿族」必須裝置七十二小時不斷電設 備,以防範萬一大災變再遭遇電訊中斷的險況。 居安思危的日本人更認為,萬全之道還須及早串聯平面媒體、電子媒體、通訊機 構、行政組織和各類生活情報管道,設置國家綜合資訊網,確保一能迅速有效反應的 防災通報體系。(文責‧林元輝)

林元輝現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心情差

心情差的時候想用來麻痺自己的不是酒精而應該是咖啡因

半夜時間喝茶喝咖啡讓我愈加亢奮,於是更加去仔細思考痛處,
同時也享受著這種自我批判的直視,痛得不得了的感覺

腦袋從清晰用力得越來越模糊,
越清晰越理性便越接近愚笨。

麻木,得之 ( get it ! )

如此清醒地看頭狠狠地痛,就像獼猴靈魂看自己於桌子中央被活吃腦的感覺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摘錄深刺到我的 "我們這個時代的「平庸之惡」"

我們這個時代的「平庸之惡」

http://blog.roodo.com/poiesis/archives/20052324.html


‎" 「艾希曼這個人物難解的地方,正是因為許多人與他相似。這些人既非倒行逆施,也非殘酷成性。無論過去或現在,他們都是可怕的正常人(normal)。從我們的法律制度與道德標準來看,這種正常遠比把所有殘酷行為放在一起更令我們毛骨悚然」。 "


"「平庸之惡」,所表徵的,就是力量的缺乏。這種「惡」,與所謂的人的基本處境無關,而是特定情境下的產物。在這種「平庸之惡」中,「平庸」並不代表「無知」,而只是「思維的缺乏」。

.....在這裡,罪惡就來自於我缺乏力量,來忠實地面對原本驅策我向善的力量。"




" 這種特殊的理性,往往奉「現實主義」之名,來否定「所有的道德原則、更高的目的與超越個人的理想都是天真的烏托邦。」

"犬儒主義,就像病毒一樣,似乎會構成一種自我擴大複製的惡性循環,直到人們「停止了追問自己生命的意義,甚至於不再自發地對希望的召喚有所反應。」"


"這種「大眾犬儒主義」,依然是這個時代最甜美的誘惑之一。當一切都被許可,我們就離開道德上的虛無主義不遠了;當一切都是可能的,我們就離開行動上的虛無主義不遠了。當後者能以前者為條件而得到實現,我們距離恐怖政治的開端,也就近了。"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要當藝術家

要當藝術家
妳要避開汞汙染
語言失調視覺障礙
關節變形


戴奧辛







別急著要寫



自從得到某種自以為是的鼓勵之後,有一焦慮:在任何地方讀到什麼、做了什麼,只要那東西讓我深入去思考,我便強迫自己要停下來把這東西記下來,好讓這些成為我論文寫作或發表什麼的材料。但這種行為,基本上落入生產的概念圈套,我得努力把我生活的靈光變成文章好去換錢、或者換名。

這行為讓我失去了自由,失去閱讀、寫東西的基本樂趣。積的筆記越來越多,思考面向好像是越來越廣沒錯,但也越來越像細絲脆弱的蜘蛛網。如果可以編織得細密美麗當然很好,但它需要經過數十年來深遠分泌,現況則須以短線操作的方式寫,於是恐怖方法與出來的恐怖東西非常恐怖令人驚嚇與憂鬱。

如果要成為寫作者,也不去把自己當成寫作者。
落入籠中蛋雞式的生產圈套的話.....。前端竟也踏入,或許這是佛教或禪宗的意境之一吧。

有感。

開始寫作吧。


「有時間的向度,離深度就不遠了」



房間理的書很多 堆滿山

有現代性、倫理學(倫理學、正義論)、社會學(布丟、鄂蘭)、政治、視覺藝術、環境議題、社區營造、一些藝術方法/史與美學,還有近來的動物議題、食物議題.....

有六本高師的書過期了,累積罰金到下週一歸還前應該有120元
好貴
成大的更貴
一天五元
昨天還書沒有注意到有五本書昨天就到期(成大的櫃台也沒有提醒),今天追還就得繳出25元的罰金。才過期一天,五本書便要一個波蘿麵包的錢。成大在各種制度上,累積學生「嚴守規則」、「我是上流社會菁英階層」的教育。這些是我從成大圖書館的「外校差別待遇」、「罰金制度」得到的體悟。妳要自由,妳要平等,那妳就有本事考進成大。
只是該校藝術所的訓練因範圍涵蓋太難捉摸,並且觀念偏向守舊。守舊也不是完全不好,就是跟我追求的很不同。

於是房間汗牛充棟(也沒這麼多)的這麼多書,但最近都沒有動力把它們看完。我怎麼了?

但今天很棒,把難看的去帝國看了快一半,這本書的後段開始有趣多了。






憂鬱的文化政治

學會幾乎所有批判的方法
拼命批判時事現況同時也能夠批判著自己
在批判性格中學得如何存在  學得好不好便是憂鬱症狀之輕重

從批判中替他者追求自由 自己倒是被囿禁得很嚴重
想要解救別人先把自己解救好 但把自己救出,這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只好繼續憂鬱 行動力缺乏 深陷批判對象的槍口焦距中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工業鏈節





為什麼河川自某時期之後要這麼無效率的用水泥填地?台灣以工業為主要政策起家之時,工業廢料殘餘物就可以再利用成為水泥。當水泥這麼多過剩的時候,便要想辦法盡力建造出「新」的機會,而台灣這麼小又四面環海,這些「新的機會」轉向最大宗最大膽也最好騙的就是政府的治水與各種不必要的建設。在產業推移的生態鏈,造就的便是我們的黑漆髒汙的台灣島現況....。

如此龐大的結構事業層層堆疊,不得不的學者與不得不的業者不得不的公務官員,除了那些微弱的抵抗,如何施力以阿基米德說的地球支點翻轉結構???高等教育下應做為精英份子的學生,在台灣媒體的慵懶催化下把重心轉向消費天堂虛擬世界(include me...),作為菁英份子的中壯年,則把重心放往安享退休生活退休金(但誰不希望父母能安享天年?),儒教社會中華思想的台灣,輕而易舉地便被現代生活資本社會冷酷世界入侵.....


藝術政治

從顏水龍變成黃水河,雖稱不上重大的政治鬥爭,在後世人的努力與權力,卻也是藝術家下台選新人成為歷史視覺記憶的時刻。一個從家族記憶出發的台灣藝術史建構。






太陽堂餅店 易地重生

2012-07-19 20:49:46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2&docid=101976695

許人元/整理 

 「傳統好滋味,不能讓它失傳了!」今年5月台中市知名太陽堂餅店無預警關門,前台中市議員莊乃慧等3名股東邀集老店9名老師傅再出來傳承手藝,易地重新開張。 

 中央社19日報導,台中市在地老店太陽堂餅店5月中旬無預警關門歇業,讓許多民眾錯愕惋惜。籌設新店的魏姓股東指出,從小吃太陽堂的太陽餅長大,老店關門令人惋惜,當他得知幾名老師傅賦閒在家,分頭聯繫到9名老師傅再出馬,準備轉往國立台中科技大學民生校區附近重新開張。 

 魏姓股東指出,他因個人財力有限,找到彰化員林的江姓地主及莊乃慧等人合資,要讓太陽堂餅店風華再現,傳承熟悉的好滋味,目前已將「太陽堂餅店」名稱註冊,預定8月11日正式開幕。等餅店站穩腳步,還要在台中市另覓千坪以上土地籌劃太陽餅博物館,館中將展示太陽餅等各種傳統糕點製作過程。 

 過去的太陽堂餅店以畫家顏水龍創作的向日葵為招牌,莊乃慧指出,她的公公王水河也是資深畫家,與顏水龍有深交,顏水龍還曾住在她家2年,這次第2代餅店的店招及裝潢就以王水河設計的向日葵為主。 

 雖然新店還沒有開張,但老師傅已經不斷試做太陽餅。61歲的陳家財表示,他17歲就到太陽堂當學徒,老店突然關門,大家都很惋惜。其實太陽堂還有檸檬蛋糕、麻糬、核桃芝麻餅、酥餅等好吃糕點,也將在新店重現。 

 由於烘焙器材都是全新購入,老師傅為了適應新的器材,掌握出爐時間,近來每天揮汗守在烤爐前做著熟悉的太陽餅。57歲的張朝明說,出爐的太陽餅口味與過去的相同,他希望能將傳統手藝傳承下去,很開心能再出來做餅,和老同事重聚。 

 太陽堂餅店要易地再開張的消息傳出後,許多老顧客紛紛打電話探詢,莊乃慧說,中秋月餅已經預約上千盒,很感謝這些老客戶,讓他們更有信心傳承古老味。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伴熊成長 伴我的研究成長....


伴熊成長(一) http://e-info.org.tw/node/72076



這篇文章好多刺點與蒙啟發...

幾個文字規律地數段便有令人非常深刻的東西...(似不似就像日劇每數分鐘必須要有一個爆點) (作者也許說我也不想這樣 天生難自棄)

這篇文章它讓我感觸與想,關於研究(研究累積書寫的必要與方法)、關於人熊關係(人與自然/ 想助之但不能太主控的幫助/ 上對下/ 動物政治/ 自然政治→人間政治... )、關於生命生存(真熊的處境這是個真真實實中的裸命阿)、關於母性繁殖這東西、關於情感(熊熊/熊人).....。

重要也是,當人凝視動物解讀成為啟示,再書寫出來的倫理道德,關於人凝視動物凝視自然,視覺阿自然阿人間倫理阿......

熊熊 你不是熊熊介入幹嘛又再度加強人的神性?人人 你不是居民介入幹嘛又再度加強你的上位?但事情都不是簡單的這樣說就可以通,簡單的談得到單一面向的答案或許可以說服單純的人單純學生,那些社會人資本人更是不會理你的,因為生命經驗的落差....但你又急於要與他們溝通互動或者只好抗爭。如果熊會說話人會懂動物語言,人或許是更多瞭解動物的語言的吧 誰叫我們給牠們的時間太少了,以至於該有的能力都喪失了 沒有了時間的累積,我們增加的減少的都不曾會發生。

熊熊熊 上野動物園的小貓熊沒能活下來了.....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Pina】


【Pina】這部電影並沒有給我太多的感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Sk36FnBZLo&feature=related



但思考幾天後我想我知道,可能的問題應該是出在——3D。

3D 號稱立體真實,但在我的視覺習慣中反而更是人工的更假的感覺。特別是這部電影,它以許多舞劇作片段來呈現,導致原本舞作中豐富的空間層次被3D壓扁了....。有幾個設計的鏡頭用3D當然不錯,但舞蹈部分可能不是個好主意。

反而是用電腦看的2D時,卻仍可以感受到在電影院沒有的舞作力量,沒有問題;可能我的眼睛與大腦已經非常習慣解讀2D的空間層次了,我可以從2D中很深刻地感動於舞作的力量。

當然,現場的話更是沒話說吧。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異性戀的女人

選一個男人,
就等於選一種生活方式、選一套穿著品味服裝樣式。

還是有自主的部分,
只是前提這些,大抵都是交給那個男人了。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矛盾生命隱喻









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 寫道
「我很享受我位居中心與邊陲之間的生命;我既在邊陲也在中心,但我站在邊陲這邊…我在農民社群裡頭,在山間居民與放牧者之間,認識到生命……(但)巴黎和那一切複雜世故的事物,我也不陌生。」(1975:134)

「巴黎讓我著迷。我總是住在那裡,但我不是巴黎人。…但若要說我的根源、家鄉,那就是奧色登了,我在這兒養成言行舉止,獲得感官經驗,對使用價值的欣賞,得到養育與情愛…。另一端則是巴黎:令人憎惡、讚嘆、眩惑的事物、抽象、精英主義…左派人士讓人難以忍受的精英主義,爆炸性的事物,城市因黨派和派系而騷動,伴隨著最可厭又刺激的政治生活…。這些都是矛盾,但它們都有驚人的啟發性。」(1975:133-4)











note:
窗外景觀   窗 / 與景觀    建築形式中「窗」的出現與發展、與景觀概念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Gustave Caillebotte

Gustave Caillebotte
French, 1848-1894









Paris Street, Rainy Day, 1877.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Oil on canvas
83 1/2 x 108 3/4in. (212.2 x 276.2 cm)



Jeune homme à la fenêtre 
1875

Les jardiniers
1875



Les raboteurs de parquet (The Floor Scrapers), 
1875



Portraits à la campagne 
1876



Français : Jeune homme au piano
1876




Français : La Partie de bateau
1877/78





Français : Le pagayeur / English: Skiffs on the Yerres
1877


Pêcheur au bord de l'Yerres 
1878




Rue Halévy, vue d'un sixième étage
1878





Toits sous la neige, Paris
1878Vue toits, effet de neige (1878)
Musée d'Orsay, Paris





Toits sous la neige, Paris
1878





Boulevard Haussmann, effet de neige
1880-81


Un balcon
(1880)



L'homme au balcon, boulevard Haussmann 
(1880)



Intérieur 
(1880)


Dans un café
1880


English: Yellow Roses in a Vase/ Français : Roses jaunes dans un vase

1882




Richard Gallo and His Dog at Petit Gennevilliers
circa 1884


Segelboote in Argenteuil 
1888




La Plaine de Gennevilliers ,
1888